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 高端论坛第105期、“智库高端论坛”第40期

时间:2025-10-16 作者: 点击:[]

2025年10月15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情景教室举办第105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高端论坛、第40期“智库高端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赵剑英教授作题为《如何撰写理论文章―以学习研究阐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例》讲座分享。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礼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同参加。

论坛伊始,刘志礼院长对赵剑英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提升理论研究和文章撰写能力是学院师生基本功培养的关键环节,期待本次讲座能为大家带来深刻的启发。

报告中,赵剑英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积淀和丰富的治学经验,围绕“如何撰写理论文章”这一核心问题,并以学习研究阐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例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首先,熟读原著,准确把握思想理论的科学体系。赵剑英教授强调读原著是理论研究的基本功,系统阐发了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和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著的重要性,并论述了通过读原著,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的重大意义。其次,在整体把握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突出研究阐释原创性标识性概念。他通过列举“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文化主体性、新的文化生命体、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等核心概念,并以本人撰写的《“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与巩固》文章为例,系统阐发了研究好阐释好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对于深入把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关键作用。再次,坚持大历史观,运用历史思维进行理论研究。他强调只有树立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坚持古今贯通,了解今天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渊源及文化根基、贯通古今中西,所作的理论研究才有深度,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同时,他指出理论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并结合自身在实践中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考,生动展现了坚持问题导向是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最后,赵剑英教授深刻指出,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应力求观点鲜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既能够以思想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和理性的力量说服人,也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表达方式打动人,实现情理交融的效果。

论坛的最后,刘志礼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认为,整场报告高屋建瓴、内容翔实、鞭辟入里,既有理论高度的“道”,也有实操方法的“术”,为全院师生提供了一场学术写作的“思想盛宴”。本次论坛对全面提升师生的理论研究素养与论文写作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