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下午15点,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景教室举办青年学者论坛第二期学术活动。本次青年学者论坛由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所承办,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所青年教师袁世超作题为“三线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的转型”的学术报告。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唤元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同参加。

袁世超老师紧紧围绕三线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的转型,首先详细阐释了“三线企业”的概念,并以长城机床铸造厂的案例为切口,深入剖析三线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历程。其次,袁世超老师立足“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原则,结合实际深入探讨改革开放推动体制破局对三线企业的关键影响,详细阐述了三线企业如何进入、利用并立足国际市场以及如何在争议中引进外资的问题。再次,袁世超老师指出长城机床铸造厂的发展在经济效益、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社会贡献等方面成果斐然,并据此提出了四点启示:一是改革开放是三线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二是技术优势能够弥补区位劣势;三是三线建设能够为内陆地区奠定工业基础、提供人力资源;四是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能够保障技术引进和外资利用。在最后,他强调历史的联系是不能割断的,必须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及其前后历史时期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唤元对本次报告进行了点评。他指出,袁世超老师重点介绍了三线企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演进变化,特别是以长城机床铸造厂为例,详细讲述其利用外资合作实现转型升级的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此外,他指出由学院各研究所轮流承办青年学者论坛活动,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元化学术研究范式,助力师生提升论文写作和科研能力,鼓励学院师生们重视并积极参与青年学者论坛学术活动,从中收获知识、提升自我。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积极发言。现场同学就企业追求先进制造与管理技术对就业的影响、引入外资对党在企业中的决策话语权影响以及近些年三线企业的行动创新有何优势等问题进行了提问,袁世超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对此逐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论坛的最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所葛丽君教授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朱琳琳副教授分别对本次学术活动进行总结点评。葛丽君教授肯定了袁世超老师用史料说话、史论结合的研究特色,赞扬了袁世超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扎实研究功底,鼓励师生弘扬三线精神,做好学术研究。朱琳琳副教授从企业发展模式、市场规范等角度分享感悟,肯定了本次报告对思考企业转型及市场发展方面的启发意义。本次青年学者论坛令与会师生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