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下午14点,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景教室举办青年学者论坛第一期学术活动。本次青年学者论坛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承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青年教师秦雪作题为“中华文明现代形态叙事体系的出场语境、思维逻辑及建构理路”的学术报告。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唤元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同参加。

论坛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礼发表讲话。他指出,学术氛围、学术平台和学术生态对学院师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举办青年学者论坛是学院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创新举措。他强调,青年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利用学院提供的平台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秦雪老师紧紧围绕中华文明现代形态叙事体系,首先详细阐述了中华文明现代形态叙事体系出场的时代、文化和实践语境,提出构建这一叙事体系是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叙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以及展现中国形象的必然要求;其次她从中华文明现代形态叙事体系的主体构成、文本内容和方法向度三个角度提出应遵循 “谁来叙、叙什么、如何叙”的思维逻辑;最后在建构理路方面,她指出一要明确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叙事起点,二要遵循中华文明现代形态叙事体系的建构机理,三要彰显中华文明现代形态叙事体系的价值旨归。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必将续写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崭新篇章,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高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唤元对本次报告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当前学界强调叙事与话语并重,打造融通中外的叙事体系和话语体系至关重要。秦雪老师的研究框架和思路为当前如何增强中国叙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借鉴。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积极发言。有的同学就如何保留中华文明核心价值、中国叙事是否应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等问题进行了提问,秦雪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对此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对秦雪老师将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就叙事与话语的关系、中国叙事的传播途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论坛的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朱琳琳副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她认为此次论坛充分展现了学院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专业特色,并高度肯定了秦雪老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积累,积极提倡参会师生围绕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叙事体系上的差异,继续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并传播中国自身的文明叙事体系。本次青年学者论坛令与会师生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