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研会“名家讲坛第三季暨学习宣传二十大精神系列讲座”第五讲成功举办

时间:2023-04-23 作者: 点击:[]

2023年4月16日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名家讲坛第三季暨学习宣传二十大精神系列讲座”第五讲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理论难题是如何破解的?”,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学明老师应邀主讲。本次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以下简称“马研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学术活动基地”、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和辽宁省重点智库“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与评价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当代经济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协办。本次讲座同时作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高端论坛”第79期和“智库高端论坛”第14期。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研会秘书长宋朝龙等领导参加学习。讲座由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晖主持。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近千名师生相聚云端,参与本次活动。

图片陈学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区别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既能充分享受现代性的成果又要把代价降到最低限度的、独特的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西方社会自15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现代性征程,在给人类带来无限享受的同时,也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使非西方国家与地区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正面效应,也使其不得不忍受资本现代性所造就的磨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社会主义的现代性道路,它所追求的正是既能充分享受现代性的成果,又能把现代性展现过程中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限度,让中国人民在尽情享受现代性的同时,不会经受现代性的种种磨难。这不同于西方面对现代性时的新自由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方案,实现了“鱼和熊掌兼得”的愿景。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矛头直指现代社会的存在论的根基,揭示了导致现代性日益走向反面的是“资本”,这为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实践业已证明中国选择走这样一条道路是正确的。中国人民在面对和处置现代性问题上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坚持现代性的发展目标,决不放弃对现代性目标的追求;不是停留于“片面的现代性”,而是全面地实现现代性;根据复杂现代性的现实,正确驾驭各种矛盾;正视现代性的负面效应,找出造成负面效应的真正根源,从而逐步消除这些负面效应;在实现现代性的同时还超越现代性,通过超越现代性来使自己真正“强起来”。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晖作总结发言。陈晓晖指出,陈学明老师从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出发,深刻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理论难题,即中国如何开辟一条既能充分享受现代性的成果,又能把现代化的代价降到最低的独特的现代化道路。继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实的理论依据,实践发展也已经证明了中国选择这样一条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陈学明老师从一个全新的视野,从学理性的层面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

本场讲座,陈学明老师在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解读中,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和正确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理性阐述,论证了“中国开辟一条旨在既要享受现代性的积极成果,又要使现代性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限度的独特的现代性道路,是完全可行的”这一重大理论观点。陈学明老师视野宽阔、学识丰厚,学术论证逻辑缜密、体系严谨,理论剖析深刻,在引经据典中将理论命题娓娓道来,使与会师生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