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共同体、命运与未来:一些马克思主义术语翻译的思考

时间:2019-04-19 作者: 点击:[]

为了庆祝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院十周年,4月16日上午9时,我院在科技园三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世界知名学者短期讲学项目第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博士、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海外人才”特聘教授、当代最富有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一Roland Boer教授,作题为《共同体、命运与未来:一些马克思主义术语翻译的思考》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主持,学院全体师生参加。

Boer教授从“乌托邦”(Utopia)一词展开谈论。他指出“乌托邦”起源于拉丁文,最早由英国学者、政治家、基督徒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创造而来,并在其著作《乌托邦》一书中,向世人描绘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社会生活图景,体现出一种本体论的超越的核心特征。这种美好的社会构想通过海外奇谈、二手故事、虚构小说等传闻的手段,为后世所熟知。立足中西比较研究视角,Boer教授详细分析了何休的“三个世界”理论,指出“乌托邦”在西方传闻中被视为虚构上升、完美但不可实现的存在;而中方却可以将其变为现实。Boer教授还强调,康有为所设想的这种升平世界、小康世界,需要更加精细的设计,加以科学研究才可以得以实现。

从中西方文化比较视角出发,Boer教授对第二个关键词——“命运”(Destiny)进行了全面阐释。他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命”和“运”存在一定的区别:命是确定性的,运是可以转化的。孟子曾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Boer教授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这里更多的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准确把握历史规律,在实践中改变过去、创造未来。相比来说,西方语境中的“命运”更为中性。Boer教授还提出”命比未来“的概念,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翻译为“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或者“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kind”。并引用《雾月十八日》中的一段论述更为形象地论述“何为命运”,这同时也是一种辩证法精神在其中的体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Boer教授强调,“共同体”不是中国传统固有的概念,这个现代汉语词汇最早应该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中文翻译,并从德语词汇的变体、拉丁与字根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Utopia”、“Destiny”、“Community”三个概念在中西方文化认知中所呈现出的相似性会越来越大。

下午15时,Boer教授与师生围绕本次议题进行了热切探讨。青年教师张驰围绕“澳大利亚教育模式”的相关问题与Roland Boer教授进行了探讨。Boer教授认为,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利弊共存的。从某种程度来说,澳大利亚的教育是西方自由主义视角下的教育,因此它的教育体系深受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Boer教授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出发说明了掌握多种语言研读原始文本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尽管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对原始文本的研究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方法。同时,Boer教授还推荐了历史唯物主义、危机与批评以及国际批判思想等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期刊供大家研究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邹璐向Roland Boer教授请教了“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兴起是否改变了工业化进程”等相关问题。Boer教授认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有一种观点认为服务业会对工业化进行解构,如对北欧国家来说,服务业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工业,而是改变了工业化的进程。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再工业化,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将重振经济的核心转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期盼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再次掌握核心竞争力来引领世界工业发展潮流。但总的来说第三产业出现后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停止,而是以一种改变了工业化进程的形式而存在。

就人类在共同利益上是否有根本的立场能够超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这个问题上,Boer教授认为需要三步:即Understanding(理解)、Trust(信任)和Deep conversation(加深对话),这三步也是实现从双赢到共赢的一个过程。

洪晓楠院长对Roland Boer教授的诚挚分享表示感谢,同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展开交流合作。此次座谈会进展十分顺利,参会同学表示尽管语言不同,但Roland Boer教授的讲座不仅理论站位高,立论丰富,而且深入浅出,令人受益匪浅。